您的位置:首 页 >> 新闻动态
 
 
 
南京学区房成交价降回5月前
 
人民房评:应该让失信开发商付出更高代
 
北京1月份楼市成交75亿元创三年新低
 
近20城放松落户抢人才 变相调低购房
 
政治局会议定调2018年楼市:调控或
 
市场观察:楼市“再松绑”并非鼓励炒房
 
捍卫楼市调控成果储备武器该出手了
 
北京二手房价松动 限购令下商用楼被逆

 
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 新闻动态

人民时评:理性对待楼市的新一轮成长

发表日期:2007/6/22 8:58:16 点击数:713

    2005年10月的一次房地产研讨会上,我曾经说:这次中央对于全国的房地产调控,引起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收缩调整,至少一两年,至多两三年。但是,最迟至2007年秋,上海房地产市场将进入一轮新的成长。
   
      很快,2005年过去了。对2005年的上海房地产市场数据作一些考察,会发现几项主要指标发展速度或绝对值都有所收缩。比较2004年,房地产完成投资额虽有增长,但增长速度下降了24个百分点;房地产土地购置面积绝对减少284万平方米;商品房竣工面积绝对减少348万平方米;商品房销售面积绝对减少330万平方米;商品房价格指数(中房指数)增长了1.16%,增速下降了16个百分点;房地产企业效益下降了10%。可见,2005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呈现了一个全面收缩调整的形态。运用数量模型综合分析,可以得出如下结论:上海房地产市场已经由2004年的发展过分状态,进入了2005年底的基本正常状态。
   
      继而,2006年也过去了。同2005年相比,房地产完成投资额增速在2005年下降24个百分点的基础上,微弱增长2.33%;土地出让面积有所增长,维持2004年的水平;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长5.77%,仍比2004年少了169万平方米;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了133万平方米;商品房价格指数(中房指数)几何持平,增速只提高了0.05个百分点;房地产企业效益又下降了1.5个百分点。可见,2006年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呈现了一个收敛调整的形态。如果运用数量模型综合分析,可以得出如下结论:上海房地产市场已经由2005年的发展基本正常状态,进入了2006年底的正常状态。
   
      现在我要把2005年的旧话重提,“上海房地产市场将进入一轮新的成长期”,不过要修正为“理性对待上海房市的新一轮成长”。说“上海房市进入新一轮成长”,有以下几个理由。
   
      第一,2005、2006连续两年,上海住宅同质价格指数(中房)增长仅为0.04%和1.2%,如果刨除通货膨胀系数,则价格指数在零上下微弱波动。上海宅市价格稳定,很集中地说明了供求基本协调和调控的效应。这为新的一轮成长构筑了坚实的平台。
   
      第二,连续两年多,上海房市多项指标的增长减速,住宅投入相对减少了,导致供应的减速。以住宅新开工量而言,2005年比上年只微弱增长2%,2006年比上年下降了7%。这会引起2007年住宅施工面积增长速度的减缓,供应因此趋紧。
   
      第三,需求稳定增长并有加速条件:(1)去年下半年国家机关和事业机构普加工资,退休人员普加养老金,居民收入普遍增长,增强了居住消费能力;(2)宏观经济货币流动性过剩,达到历史顶峰并继续攀向新高,通过经济链条传递为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,会不断增加居民的住房消费能力;(3)2006年起的股市大涨,到2007年夏季基本结束,获得厚利者中不少人将改善居住条件作为首要目标,部分人将投资房地产作为最佳选择;(4)迎接世博会的步伐加快,上海市政工程动拆迁的力度和速度前所未有,许多居民改善居住的愿望得到激发;(5)在经历了若干风雨以后,上海城市发展的前景继续为国际所看好,海内外对于上海住宅长期投资的希望仍在。
   
      为什么不仅肯定“新一轮成长”,还要更加强调“理性对待”?这里更多的是包含着一种忧虑,担忧住房价格的快速上升。最近两个月官方和民间的价格指数增长的趋同性已予以了证明。住房是市场问题和经济问题,也是民生问题、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。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,住房价格的快速上升将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,政府不能置之不理;况且,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还未全面到位,理顺房地产关系还任重道远。所以,一旦房地产市场走上住房价格快速上升的通道,将引发更严厉的调控措施,或者提前出台早已储备好的收缩措施。这对于各种市场参与者、尤其是房产开发商都非福音。
   
      市场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,有时候好心的忧虑或呼吁也无济于事。但是,预见得准确一点、提醒得早一点总是有好处的。万望业界的朋友们留意。防止房价过快上涨,不应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。 (张泓铭)
    来源:解放日报
   
 

关闭

公司地址:南京湖山路369号 公司电话: 025-84467158(白天) 公司热线: 13913989805(24小时) 联系人:方正先生 
网络技术支持:北京中视紫金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
苏ICP备07030739号   2007© 方正验房